首善之区民生标杆、幸福福田弱有众扶
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综合试点落地以来,福田区梳理了"弱有众扶"领域社会救助、扶残助残服务、公共法律服务、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服务四大类30个服务事项,构建了福田区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的"弱有众扶"子体系,共收录了177项标准和文件。
其中,"扶残助残"板块由福田区残联牵头,锚定"广覆盖、可持续、高质量、有特色"的创建目标,聚焦低收入家庭、特困人员、残疾人等弱势群体,以残疾人实际需求为导向,重点围绕就业创业、康复、文体、无障碍等领域,充分发挥标准化在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、普惠化、便捷化的作用,持续加强对残疾人的帮扶力度,努力提高其生活水平,满足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,实现精准助残"零距离",致力于打造"扶残助残"的民生幸福标杆。
完善服务体系,填补"标准空白"
区残联紧扣残疾人"急难愁盼"问题,建立"一把手+专班落实"工作机制,成立专责小组,研制发布了《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服务规范》《残疾人灵活就业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服务工作规范》《残疾人申请职业康复服务办理规范》等9项区级内部规范,主导、参编《服务大厅无障碍服务规范》等3项市级地方标准。
拓宽服务路径,点亮"福田品牌"
在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基础上,区残联大胆创新,推出福田特色服务项目:首创"残疾人文化体育公益学堂"、残疾人心理服务"幸福驿站"等品牌项目;优化残疾人辅具适配和服务流程:基本辅具免费适配率、个性化适配率均达到100%;立足稳就业、保就业:打造"喜憨儿洗车中心"等5个就业创业培训基地,残疾人就业人数多年蝉联全市第一。福田区残联成为全市唯一一个连续多次获得国家级荣誉的区级残联。
创新服务模式,打造"赋能空间"
区残联立足"首善·有爱·融合·赋能"四大目标定位,创新推出"服务专厅+特色项目"综合服务模式,致力打造高质量、有特色的弱有众扶专项示范点。以福康之家为阵地,围绕"政务共享""康复共融""就业共创""文体共建""心理共情"五大主题,用心、用情服务,全面提升残疾人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